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
热线电话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您的位置: 首页 > 服务 > 学术动态

濡须口“草船借箭”

作者:安徽名人馆 日期:2018-11-14 点击:17448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会对草船借箭的故事印象深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中说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要寻事害诸葛亮,于是借故与诸葛亮立下军令状,限他三日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领命后并不造箭,而是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船,乘雾天向曹操水寨外江面驶去: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比及号令到来,毛玠、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

草船借箭实在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通过这一故事各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诸葛亮的机智、周瑜的妒贤、鲁肃的厚道、曹操的多疑都让人印象深刻。草船借箭既出人意料,又让人觉得在情理之中。

20220729103605_38222.jpg

事实上,草船借箭并不是完全虚构出来的,有其历史原型。据《三国志》记载,在孙权和曹操身上发生过与草船借箭类似的事件。只是这次事件发生的时间在赤壁之战后五年的濡须之战中,地点不在赤壁,而是在安徽芜湖的濡须口。


濡须口指的是连接巢湖和长江的濡须水出口。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在平定了马超等西凉军团后,发兵四十万南下征孙权。孙权为防备曹操来侵,接受吕蒙的建议,在濡须水入长江口处修建了军事堡垒——濡须坞。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进攻濡须,孙权集结七万人的部队,以吕蒙为都督,令其率军坚守濡须坞。吕蒙趁曹操前锋安营未稳,率兵出击,取得首胜。此后两军各立栅布阵,相持不下。就在两军相持的过程中,发生了“草船借箭”事件,《三国志·吴主传》引用《魏略》说: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大意是说孙权乘大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曹操下令弓弩乱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船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孙权乘坐的是“大船”而不是草船。曹操为什么没有让战船进攻孙权,而仅仅是射箭呢?主要是因为曹军的“油船”完全不是孙权水军的对手。同样是在《三国志·吴主传》中引用《吴历》记载:

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

由以上引文可见,孙权的水军完全压制了曹操的水军,取得了江面的控制权,这也导致曹军根本不敢用战船来进攻孙权的大船,只能采取射箭的方式驱逐孙权来犯。所谓“草船借箭”的故事之所以会出现完全是因为孙权在战船上有压倒性优势,因此才可以从容乘船观察曹军部署,然后安然离去。曹操也非常明白双方水军力量的差距,他见孙权军容齐肃,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两军相持一段时间后,曹操见难以取胜,且雨季即将来临,便率大军撤离。

分享到:

上一条:冯玉祥与五原誓师

下一条:第43期“合肥文化大讲堂”将在我馆开讲_安徽名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