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有文字记述的七夕始于春秋中期,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大禹为我馆第一展厅的重要陈设对象,他在安徽怀远县一代治理洪水时结识了涂山氏之女涂山娇,二人也成就了一段美妙的爱情故事!《吕氏春秋》记载,禹时涂山氏之女唱“候人兮猗”,被称为南音之始,中国第一首情诗。故此安徽名人馆举办“候人兮猗"——七夕特别活动!
2018年8月17日下午3:00,在安徽名人馆一楼数位智库内,正式开启了本次七夕活动。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七夕的节日由来介绍,第二环节则是制作精美扇面的书法课程。
活动第一环节,社教部罗老师结合精美的PPT为游客讲述了七夕的节日由来与风俗习惯。相传,月下乞巧时,姑娘们纷纷拿出七彩丝线,就着如水的月光,竞相穿过乞巧针,最先穿过者“得巧”。如此,天地人齐聚,合一,七夕圆满。
此外,七夕节还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拜织女、染指甲、吃巧果等传统活动。
接着,罗老师带领大家一同欣赏中国的第一首情诗——“候人兮猗”,讲述与之有关的大禹治水的故事,从诗中体会涂山氏对丈夫大禹的思念之情,和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克己奉公的无私精神。《吴越春秋》中记述:“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涂山氏候禹于涂山之阳”。翘首遥望,朝思暮想,乃作歌曰“候人兮猗”。
(翻译:大禹忙于治水,三十岁尚未成家,后来在涂山(今安徽省怀远县内)治水,见到女娇,二人互生爱慕之情,由于治水的工作紧迫,大禹又到别处巡视灾情,女娇思慕大禹,便写了一首诗,只留下两句:“等候人啊,多么的长久哟!)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而扇面正是最传统的书法形制之一,其形式各异、各体皆宜,或工整或灵动,或粗犷或妍美,风格多变。
活动第二环节,社教部苏老师为现场游客科普了扇面画的历史渊源、扇面分类以及创作方法等相关知识,为教习游客制作书法扇面做准备。
折扇一名“折叠扇”,又名“聚头扇”。折扇收则折叠,用则撒开,故又称“撒扇”。折扇产生时间虽较迟,其重要性却极大。它携带方便,出入怀袖,扇面书画、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宠物,所以又有“怀袖雅物”的别号。
首先,社教部苏老师教习现场游客书写中国第一首情诗——“候人兮猗”四个字,并详细讲解了“兮”、“猗”二字在中国书法史中的结构发展与章法变化,以及古体与现代字体的不同之处。
接着,苏老师教大家制作书法扇面。先是将扇面从扇骨上取下,从扇面中间折之。折毕,即可书写,书写后合一纸巾,干后按原印折起,刺齐两头,套边便可。
此次活动旨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最后大家手持亲手制成的扇子合影留念。苏老师告诉大家,“扇”音同“善”字,有着广结善缘的意蕴,予人书法扇面,愿你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刻的相知相守。
《徽节日》系列是安徽名人馆推出的系列品牌社教栏目《徽国学》的子品牌,栏目主要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展开。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和形成的必要条件,本栏目以此为出发点开展系列社教活动,重点传播与节日相关的古诗词、文明礼仪、地域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内容,让现代人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安徽名人馆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