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故事:渡江战役?问她!(转载)
“当时我大哥找到我说:‘妹妹你确定要去?’边上一个人也说,这么大点小姑娘去的话可能就没了。我说:‘我不怕,只要解放军过了江,我们以后就有好日子了’。然后我就和我大哥一起去了。”此刻的马毛姐,正被一群小学生围在中间,给他们讲着渡江战役时候的故事。马毛姐讲得风轻云淡,脸上还时不时泛起淡淡的微笑,但孩子们却不时发出赞叹和惊呼。马毛姐, 1935年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一个穷苦人家,她没有正式名字,在家排行老三,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小三姐”。渡江支前“一等功臣”、“支前模范”。渡江战役时,她年仅14岁。“那个时候日子苦啊,我们这里离长江近,多为船民,以捕鱼为生。旧社会,我们船民捕到大鱼就会有渔霸来抢夺敲诈,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不但不管我们死活,还一样欺压我们。我们穷人真的走投无路。”回忆起解放前的日子,马毛姐记忆犹新。“后来共产党解放军来了,我们知道他们是帮助穷人的,所以我们义无反顾地要和共产党一道走。”直到1949年初,在无为的大小村落里,驻扎着20万准备渡江的解放军。无为民众挑米担柴,修路挖河,征集民船,忙着各项支前工作。马毛姐也积极参与其中。“我想为解放军做点事。”马毛姐说。有一天,解放军召集各村水手开会。“这是要为渡江做准备了,我要去。”马毛姐听到消息后就兴冲冲想要去报名。没想到,她的哥哥却不让她去。解放军首长看她年龄太小,也没有批准。4月20日夜,渡江战役打响,当时,马毛姐自家的木船上已坐满了战士,马毛姐则一直躲在芦苇里,直到战斗马上开始,最终,她瞅准了机会,飞快地捡起一根撑船的长篙朝地上一点,一跃而起,刚好落到哥哥驾驶的那只木船船尾。解放军见一个小姑娘要上船,立马制止。她说:“我不怕死,我会掌舵,会划水。我哥哥眼睛不好,他扯帆,我一手掌舵,一手划桨,能帮上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这样,马毛姐加入了渡江队伍之中。敌人的炮弹很快在江面上掀起冲天水柱,4只先锋船被炸沉2只。雨点似的机枪子弹打烂了船篷,打伤了战士,也击中了马毛姐的手臂。尽管鲜血直流,但她什么也不顾,拼命地抱着船舵向前冲。“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把第一批突击队员安全送到对岸,只有前进,没有后退!”马毛姐说。大约40分钟后,船只到达长江南岸。而马毛姐只是简单处理了伤口,又继续投入战斗。当夜她横渡长江6次,运送3船解放军战士,并在途中救起多名落水的战士。后来,马毛姐在1951年赶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据说,毛主席曾问她叫什么名字,马毛姐并没有名字,又害羞又尴尬,只能如实回答,后来毛主席亲自给她取名叫“马毛姐”,并鼓励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至今,在安徽省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内展示的人民群众送军过大江群雕中,有一名小女孩,就是以马毛姐为原型制作的。马毛姐在渡江战役之后成为了“名人”,但是她谢绝了在北京读书的邀请,坚持回到家乡。后来,在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退休。“奶奶,既然那么危险,当时为什么非要去呢?”面对孩子们的提问,马毛姐说:“解放军就是为了穷人来打仗的。我们也不是为了功劳来的,我们也是为了解放穷人,让穷人以后也过上好日子。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那是多少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希望你们一定要珍惜,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祖国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