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至,百花醒,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春色从此分,春意从此浓。春分,是春天的第四个节气,是万物复苏的起点,也是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智慧体现。安徽名人馆于3月16日开展“华夏遗韵 竹木生花”皖风时令品牌社教活动,通过节气文化科普与非遗绒花制作体验,带领观众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
活动伊始,社教老师科普了春分的气候特征,讲解了春分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结合春分竖蛋、踏青簪花等民俗,阐释节气与农耕文明的内在关联。最后社教老师带领观众朗诵关于春分的古诗词,充分领略春分之美。
随后进入手作绒花环节,指尖绽放非遗之美。绒花,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以丝为骨、以绒为魂,曾是宫廷贵饰,亦是民间吉物。大家专注于绕线、塑性、缀饰......一朵朵独一无二的绒花,在掌心悄然盛开。
本次活动将节气文化与非遗活化相结合,让传统时令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活动虽已落幕,但指尖的温度、文化的感动,将如春日的绒花般永恒绽放于心间。
文 字|罗曼曼
照 片|李慧慧
编 辑|季晓怡
一 审|丁媛媛
二 审|张秋红
三 审|路文举